外企觀兩會丨從政府工作報告中找到商機 外企加碼上“新”
中新網北京3月11日電(中新财經記者 吳家駒 宮宏宇)新質生産力、新型消費、新型能源體系、新型基礎設施……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一個個“新”字備受中外關注。 從中國政府2024年的新目标、新任務,到中國經濟未來的新藍圖、新氣象,在華外企從兩會聲音中捕捉到更多商機。多家外企高管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要緊抓新機遇,在中國加快布局上“新”。 數字經濟“新”發展 當前,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迅猛。中國信通院預測,到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将超過60萬億元。 作爲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的着力點之一,“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頗受關注。報告還提出積極推進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開展“人工智能+”行動等一系列具體部署。 “中國具有發展數字經濟的後發優勢和規模經濟潛力條件。”全國政協委員、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金李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指出。 對外企來說,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已然明了。 思科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黃志明表示,思科由衷認同中國政府關于“人工智能+”行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以及數字基礎設施的決策和投資。 領英中國區總經理王茜也提到,中國數字經濟和互聯網産業的蓬勃發展對領英而言意味着巨大的機遇。 搶抓數字經濟新機會,外企積極布局相關賽道。王茜提到,領英正深化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應用,未來将繼續加大在華投資力度,并參與到中國“人工智能+”行動中來,爲企業和人才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服務。 黃志明也表示,思科将推進與中國各界的深入合作,積極推動創新技術的應用與實踐,與中國數字經濟一同成長。 生物醫藥向“新”行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生物醫藥行業被多次提及。特别是“創新藥”一詞被首次寫入報告中,凸顯出中國對醫藥行業創新的高度重視。 在此背景下,從“新”出發的生物醫藥行業,不僅将進一步推動醫療健康産業的創新突破,也給其中企業帶來好消息。 多家跨國企業接受中新網采訪時都表示,十分期待,并深受鼓舞。 強生全球資深副總裁、中國區主席宋爲群表示,中國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加快醫療科技産品和創新藥發展,積極打造生物制造、生命科學等新增長引擎,爲醫療健康企業發揮作用創造了巨大機遇。 賽默飛中國區總裁馮時瀚也提到,政府工作報告讓企業看到生物醫藥行業良好的市場潛力和發展前景。 與此同時,更重要的是,中國生物醫藥新潛能的激發,讓外企紮根中國本土創新的信心更足。 馮時瀚強調,未來賽默飛将以全球資源及創新技術攜手中國本地夥伴共同融入中國本土科技進步,打造更健康、更清潔、更安全的中國本土發展戰略,并讓“中國國産藥”走向世界。 “中國的醫療大健康行業無疑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之一,中國醫療行業十年内的變化将超過過去百年裏發生的變化。”GE醫療全球執行副總裁、GE醫療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張轶昊說,GE醫療在中國會一如既往地加大投入、深化合作、提速創新。 資料圖:衆多顧客在中免集團三亞國際免稅城購物。 駱雲飛 攝 消費升級“新”活力 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7.1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2%,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爲82.5%,拉動GDP增長4.3個百分點。 今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将“促進消費穩定增長”寫入了年度政府工作任務,提出“從增加收入、優化供給、減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綜合施策,激發消費潛能。” “中國消費市場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的優勢,爲外企在華長遠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和機遇。”康寶萊中國區總經理蔡孟紅說,康寶萊中國2024年圍繞創新運營模式、激發市場活力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新舉措。 麥當勞中國首席執行官張家茵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政策方向和一系列新舉措,讓麥當勞中國對于實現2024年持續快速發展的目标更有底氣與信心。 對于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新型消費”表述,在不少外企看來,未來中國消費市場将呈現新的趨勢。 “随着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日益增長,高品質消費也将不斷擴大。”花王(中國)董事長竹安将認爲,消費者對于個性化、多樣化、高品質(高附加價值)産品的需求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在昕諾飛全球高級副總裁兼東北亞區總裁王昀看來,在“雙循環”經濟格局以及消費升級的背景下,中國消費者對于照明場景的需求變得更爲具體和細分,環保和低碳也成爲了核心關鍵詞。 對于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實施綠色消費促進政策”,張家茵表示,今年麥當勞中國将以綠色餐廳、綠色供應鏈、綠色回收以及綠色包裝等爲抓手,培育壯大綠色消費生态圈。(完) 責任編輯:董勇_GD002 |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