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湘”會,攜手前行。主題爲“共謀發展、共享未來”的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将于6月29日至7月2日在湖南長沙舉辦,彙聚中非經貿合作新動力。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和正确義利觀提出10周年。10年來,中非經貿合作成效顯著。各界期待,通過本屆博覽會推動中非經貿合作再上新台階。
近日,一批批非洲商品漂洋過海運抵長沙,将于6月29日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開幕後與中國消費者見面。
設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的主展館,共“六館一區”,展覽面積達10萬平方米,較上屆增加近3萬平方米,将集中展示非洲的紅酒、咖啡、手工藝品等特色商品,以及中國的工程機械、醫療器械、日用百貨、農機設備等。分展館設在中非經貿合作促進創新示範園,主要依托博覽會常設展館,打造永不落幕的中非經貿博覽會。
相較往屆,本屆博覽會平台影響力更大,展品更多更靓、參展國家顯著增加。截至6月26日,已有來自29個國家的1590項展品報名參展,較上屆增長165.9%;參展商達1500家,較上屆增長70%;會期内拟簽約和對接的合作項目218個,金額191億美元。
中非經貿博覽會是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最大的經貿合作平台,自2019年以來每兩年舉辦一屆,助推并見證中非經貿合作取得豐碩成果——
10年來,中非貿易總額累計超2萬億美元,中國始終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地位。中國企業在非新簽承包工程合同額超7000億美元,完成營業額超4000億美元;中國對非直接投資流量累計超300億美元,已成爲非洲第四大投資來源國。
對非洲最不發達國家98%的輸華商品實施零關稅待遇,爲非洲農産品輸華設立“綠色通道”,已與52個非洲國家及非盟委員會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貿易投資合作自由化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合作機制日益完善。
“數字創新工程”是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确定的“九項工程”之一,依托中非經貿博覽會正圍繞電商領域持續發力。
從“十大合作計劃”,到“八大行動”,再到“九項工程”,中非合作與時俱進,每一項都是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和正确義利觀的體現,引領中非經貿合作領域不斷拓展深化。
2022年,中國對非新增直接投資34億美元,截至去年年底,中國對非洲直接投資存量超過470億美元,目前在非洲投資的中國企業有3000餘家,民營企業占中國在非企業數量的7成以上。
據商務部介紹,從本屆博覽會拟簽約和對接的合作項目來看,農業、交通運輸業、電力能源業和制造業領域項目占比靠前,側面反映出中非經貿合作重點方向。
華爲公司與烏幹達有關公司在烏首都坎帕拉共同發布該國首個5G數字水泥工廠項目,博茨瓦納與中國企業宣布聯合推進智能鑽石礦山項目,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首個海外科技中心在剛果(布)揭牌……
如今,中國企業積極參與非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非洲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媒體娛樂等行業迅速發展。中非經貿合作領域由傳統的貿易、工程建設向數字、綠色、航空航天、金融等新興領域不斷延伸。
2022年,中非貿易額達2820億美元,同比增長11.1%。今年1至4月,中國對非新增直接投資達13.8億美元,同比增長24%。
業内人士指出,非洲資源禀賦優越,人口紅利巨大、城市化進程加速、制造業方興未艾,中國擁有資金、技術和發展經驗優勢,中非合作可以大大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中非合作2035年願景》提出,到2035年,中國成爲非洲發展議程的重要夥伴,中非結爲更緊密的共建“一帶一路”夥伴,中非合作的頂層設計和機制措施更加豐富完善。到2035年,中非年貿易額達到3000億美元,中國新增對非洲投資600億美元,重點支持非洲農業、制造業、基礎設施、環境保護、數字經濟、藍色經濟等領域。
剛果(金)副總理兼國民經濟部長維塔爾·卡梅雷日前表示,剛果(金)和中國在能源、礦業、鐵路、農業機械等領域合作前景廣闊,希望更多中國企業前來興業投資。
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正彙聚各方信心與務實舉措,必将成爲中非經貿合作的新起點,爲新時代中非經貿合作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記者 謝希瑤 魏玉坤 成欣 張玉潔 周楠)
據新華社長沙6月28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