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紫荊網:(通訊員 李竹華 馬佩全) 楊秀琴是孝義市農發行2018年派駐在該市陽泉曲鎮陽泉曲村的第一書記兼扶貧隊長。 45歲的楊秀琴早年當過兵,在部隊養成了雷厲風行的作風。轉業後,在孝義市農發行工作任辦公室副主任。作爲一名曆練了25年的黨員,她始終将部隊培養她對黨忠誠、艱苦奮鬥、謙虛謹慎、團結互助的辦事作風帶到工作中,在扶貧工作崗位上 一心撲在幫扶工作第一線,克服一個個困難,做出了驕人的成績,使陽泉曲村如期脫貧。
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扶貧
抓黨建促脫貧攻堅,要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增強脫貧攻堅引領力。楊秀琴駐村伊始,參加黨日活動時,發現村會議室沒有電子屏,所開會議内容還是利用條幅,還存在會議桌小,所參會的黨員幹部椅子有限的問題。楊書記回到行裏,及時彙報行領導,行領導大力支持她的工作,将農發行閑置的會議桌、電腦桌、沙發,電腦、打印機等辦公用品捐贈給陽泉曲村委,還連夜加班做了會議室電子屏。
她以“兩學一做”、“改革創新奮發有爲”學習教育爲契機,定期組織黨員幹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并與黨員們一個個談心,讓黨員把藏在心裏的話說出來,以促進溝通,增強團結,找準問題,形成共識。駐村己來,她堅持每月參加村上的黨日活動,并帶領全村黨員幹部3次重溫入黨誓詞,與鎮、村幹部一起組織黨員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中國共産黨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中國共産黨支部工作條例》堅決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決議,爲所駐村各項工作的開展夯實了組織基礎。在今年“七一”之際楊書記給全村64名黨員每人發放了一件印有黨旗的白色半袖衫,激勵大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聚焦民生紮實推進精準扶貧
作爲一名駐村幹部,楊秀琴總是事無巨細,親力親爲,堅持 “用真心聆聽百姓心聲、用耐心服務百姓難處、用細心爲百姓辦事”。她圍繞陽泉曲村的實際情況積極開展工作,親自深入困難戶中宣傳黨的扶貧政策,向貧困村民發放慰問品,并挨戶走訪精準扶貧對象了解17戶原貧困戶的家庭情況,建立了貧困戶微信群,把上級部門下發的雨露計劃、各項保險補貼等相關優惠政策及時轉發到微信群裏,貧困戶有什麽困難也在微信群裏及時反映,同時也能給他們得到解決與幫助。就是這份真誠使她赢得了貧困戶和村民們的信任,爲她在村裏順利開展扶貧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群衆基礎。
楊書記和她的隊員們聚焦民生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在陽泉曲村全面實現了幫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全部脫貧後,堅持“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責任,脫貧不脫幫扶,脫貧不脫監管”。充分利用業務資源,幫助貧困戶。孝義市食品公司是農發行的産業扶貧貸款企業,經過楊書記積極牽針引線,該行領導與食品公司負責人深入溝通與協調。于今年8月2日,由農發行牽頭與食品公司雙方共同約定了免費爲貧困戶提供豬仔和使用勞務用工,選擇相對貧困的五戶農民家庭作爲重點扶持對象,幫助他們能夠自食其力、勤勞緻富,進一步改善生活。
這種輸血與造血雙管齊下的工作措施,爲貧困戶鋪墊了發家緻富的基礎,同時也希望貧困戶能夠增強自身發展動力,保持吃苦耐勞,從此走上富裕的道路!
全力爲民辦事推進精準扶貧
在楊書記進駐陽泉曲村的這一年時間裏,她和幫扶對象建立了親密無間的關系。幫扶對象把楊書記當作了知心姐姐,家庭矛盾,看病就醫,事無大小都想找她解決。
今年春節期間走訪慰問時楊書記發現原翠平一家有返貧迹象,原翠平孤兒寡母,楊書記與行領導多方溝通,在行領導大力支持下安排原翠平大兒子在單位當保安,母親在餐廳邊學廚藝,并兼職門衛和衛生打掃,還免費吃住,省去了他們在外租房子的開銷,一家人生活有了保障,除政策扶貧收入以外,年經濟收入達到了8萬元,真正達到了小康生活。
楊書記還充當着知心姐姐的角色,李翠梅早年喪夫,身患股骨頭壞死,行動不太方便,兒子和兒媳經常吵架,兒媳扔下兩個孩子離家出走了,李翠梅立刻給楊書記打電話,在楊書記與兒媳多方溝通勸解下,各自都承認了自已的錯誤,兒媳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家裏,家裏又恢複了往日的和諧。郝桂敏的妻子海琴和婆婆關系不好,海琴經常發微信告知楊書記,楊書記靜下心來耐心地聽她們訴說各自的委屈,就這樣楊書記兩邊勸,兩邊哄……直至她們都露出了笑臉,現在兩婆媳親如母女,日子過得和諧幸福。
村民楊桂芝的丈夫早亡,兒子殘疾喪失勞動能力,楊桂芝爲了生存在飯店給人家洗碗成天早出晚歸,家中留下殘疾兒子每天吃泡面。楊書記看在眼裏,疼在心裏,經常和她的團隊隔三差五關心慰問,贈送衣物,糧油,和慰問金。在她們的感召下,楊桂芝的小叔子把自家的煙酒門市讓給嫂子經營,也讓楊桂芝能在家裏安心照顧兒子。楊書記非常同情這家人,不隻一次私下給些錢物,當她得知楊桂芝有了店鋪時,也由衷地感到高興,像這樣家裏沒有勞動力的家庭,是她心裏永遠放不下的牽挂……楊書記對扶貧戶們說:“你們有什麽困難盡管說,隻要我能辦到!”
辨訪結束時,楊書記又激動的告訴筆者,在她和行領導、村黨支部書記武孝青的撮合下,孝義市食品公司決定租賃陽泉曲村關閉的養豬廠,大力發展養豬業,這樣,不僅能讓養豬廠盤活,又能使十餘人有了就業崗位,讓陽泉曲村的貧困戶逐步邁入小康生活。
請讓我們記住楊秀琴書記和她的扶貧隊成員:張恩寬、魏張金、李海濤。正是由于我們的黨員隊伍中有許許多多像她這樣的人不計報酬,無私奉獻,才使孝義乃至全國的貧困人口一年年減少,一步步邁向小康生活。
“拔掉窮根,脫貧緻富,任重道遠,我将上下求索,脫貧緻富路上決不讓一人掉隊。”面對未來,楊秀琴信心十足。這正是:巾帼何曾讓須眉,扶貧濟困暖風吹。心牽百姓千家事,大愛榮赢萬戶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