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新華社派出205人組成的報道團,面向全球播發新聞産品,全方位、多層次呈現這場體育盛會。

以下是新華社帶來的獨家報道經驗分享,供學習交流。

新華社:高效指揮統籌 全程安全精彩——新華社圓滿完成2024巴黎奧運會報道

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于7月26日至8月11日在法國巴黎舉行。新華社派出205人組成的報道團,面向全球播發新聞産品,此次派出人員爲曆屆境外奧運會報道最大規模。

據統計,自7月26日開幕至8月11日閉幕,共播發各類形式稿件16.6萬餘條,對内、對外中文文字共播發4.8萬餘條,對外英文播發3.1萬餘條,中英文圖片6.7萬餘張,向國際奧委會提供英文圖片超31000張,新媒體原創産品670餘個,開設微博話題700餘個,向海内外全方位、立體式提供賽事信息,充分履行國際奧委會認可的國際性通訊社、國際攝影隊職責。

1

全力以赴講好體育事業發展故事

把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體育強國建設重要講話精神,以及有關奧運會重要指示作爲開展報道的“主入口”。

重點報道、産品濃墨重彩。《習近平的奧林匹克故事》《微視頻|習近平的奧運情緣》《學習進行時丨習近平推動全民健身的故事》以精巧的叙事結構、生動的鏡頭語言,講述總書記推動奧林匹克運動、促進體育事業發展、弘揚奧林匹克精神的故事,稿件均在全網置頂推送,總浏覽量超1.8億次。

權威發布準确及時。加強與有關部門溝通,強化統籌協調,前後方密切聯動,指定專人對稿件一盯到底,安全高效完成黨中央賀電和國家主席習近平特别代表韓正、谌贻琴出席開閉幕式等程序性報道。

主題報道亮點紛呈。圍繞中法友誼、全民健身等主題、節點,主動策劃,全面展現總書記重要思想實踐偉力。

《“中法體育橋·影像記”|體育見證中法綻放友誼之花》《從巴黎塞納河到北京中軸線,探尋奧運之城的人文體育風景》,講述中法體育文化交流互鑒故事。全民健身日之際,推出《體育地理-中軸線上的奧運印記》《SVG|奧運新項目點燃中國少年夢》等産品,展示新時代中國體育事業發展成就,網民評論稱“新華社報道有思想、有力度”。

2

樹立“大體育觀”,站在大局寫體育

樹立“大體育觀”,拓展體育報道内涵與外延,以奧運報道展現中國體育精神,展示中國式現代化鮮活實踐、卓越成效。

以縱深視角、宏大格局展現強國建設成就。

《通訊:40年,在首金的投影裏,看見中國》《體育時評:青春赓續強國夢想 首金閃耀自信光芒》跳出競技賽場,用宏觀視角勾勒中國在洛杉矶奧運會獲得首金以來4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生的深刻變革,彰顯報道大格局、大氣象,被710餘家媒體采用。

《從洛杉矶到巴黎,看中國夏奧高光時刻》從40年體育發展曆史,展現中國運動員拼搏精神。

以傳神生動的人物報道凝聚人心、提振信心。

将筆觸對準奧運賽場上的運動員,深入采訪、精心寫作,播發超50篇人物報道,《鄭欽文:一顆網球,打開一扇緊閉16年的門》《陳芋汐/全紅婵:水花消失,國旗升起》鮮活刻畫人物特質,于“網言網語”輕快活潑的表達中直抵人物内心,生動展現了中國運動員頑強拼搏、奮勇争先、爲國争光的精神風貌。

捕捉展示奧運會中國元素、中國力量。

《愛在國旗升起後》《“中國紅”,我爲你驕傲!》以賽場上精彩瞬間、生動故事,展現中國運動員愛國精神,富有感染力。《巴黎奧運會上的中國力量》以體驗、探訪方式展現奧運會中國科技、中國文化元素,被騰訊、網易等置頂展示。

3

充分履行國家攝影隊、國際奧林匹克攝影隊雙重職責

巴黎奧運會是新華社加入國際奧林匹克攝影隊後的第三次奧運會報道。新華社派出80人攝影報道團隊,是新華社報道境外舉行奧運會,規模最大的一次,和路透、美聯、法新三大通訊社人數持平。

此次攝影報道有以下亮點:

一是實現“兩個全覆蓋”和重點内容全網首發,即,對賽會所有金銀銅牌選手、中國參賽選手實現全覆蓋拍攝發稿,根據IOPP框架協議對所有賽事項目半決賽及此後比賽單元完成全覆蓋報道,對開閉幕式、賽事首金、破紀錄、中國代表團奪金等重點實現全網首發。

二是圖片産品豐富多元、精彩紛呈。加強對圖片稿件深度加工、二次傳播,推出豎版視頻、SVG、動漫、海報、微視頻、紀錄片等10餘種産品,“巴黎這一刻”“閃耀巴黎”“緻敬奧運經典”三個欄目共推出海報1000多張,“圖播60秒”“漫繪金牌時刻”“每日看點”“獎牌榜”等日播欄目全方位提供信息。

三是對标國家技術賦能,充分用好報道權益。爲将加入IOPP的權益優勢轉化爲内容優勢,攝影團隊充分運用技術手段提升報道質量、效率,成功安裝30處高空、水下等特殊點位遙控相機和機器人相機,遙控相機覆蓋率和其他IOPP國際通訊社持平,播發中英文圖片3500多張,大大豐富了報道視角。

四是在場發聲協作共享。高質高效完成IOPP框架協議條款,向國際奧委會日均提供英文圖片超1800張,遠超框架協議每日供圖500張的要求。深度參與國際奧林匹克攝影隊協調運行工作,首次在夏季奧運會中全面承擔IOPP共享點位拍攝工作。

向IOPP成員通訊社共享成品照片400多張,遙控相機原圖26000多張,被IOPP成員通訊社采用共享照片超2000張/次,采用IOPP外通社共享照片超400張,向國際奧委會提供英文圖片超31000張。

國際奧委會媒體運行負責人露西娅在媒體公共工作區觀看新華社大屏圖片後評價,“新華社的照片真的很好。”

4

全方位提供賽場内外優質信息供給

狠抓時效、全面領先。

新媒體終端首發率高成爲突出亮點,中國隊金牌快訊新華社微博首發率80%以上,新華社英文客戶端首發率達94%。

“新華社消息”中英文發稿近40條,均登上各頭部媒體平台熱榜熱搜;59條微博全網首發快訊均被平台推送,登上熱搜高位。

獨家采訪、賽事分析彰顯專業性、權威性。

深入賽場,捉活魚、抓細節,《中朝韓運動員一起自拍,這一幕太珍貴了》敏銳捕捉、獨家記錄乒乓混雙冠軍王楚欽、孫穎莎奪冠後與朝韓運動員的互動畫面,富有感染力。

中朝韓三國運動員在頒獎儀式上自拍。新華社記者 王東震 攝

在全球媒體未發現“埃及選手哈菲茲懷孕7個月走上奧運賽場”這一線索時,獨家播發《當全世界記者錯過一個懷孕的擊劍運動員》,展現體育之美、人性之美,“中國記協”公衆号關注并轉發稿件。

矩陣化、精準化傳播拓展平台影響力。

以巴黎奧運會爲契機,強化新媒體、全媒體傳播,全社各端口、各賬号齊發力,總浏覽量突破170億,粉絲實現新增長。

新華社微博以設計“話題”帶動傳播“議題”,開設700餘個話題,總浏覽量突破90億,近20個話題閱讀量破億,總互動量超9000萬,最高單日增粉超過5萬。

數字創新、技術賦能,探索奧運報道新場景。

運用AIGC、AI、虛拟現實等技術,推出“AI動漫奪金時刻”“中國奧運健兒群星閃耀時”九宮格國漫風格海報。《“中國網友乒乓球隊”申請出戰!》綜合運用3D建模、虛拟現實等技術,首次實現全網實時多端口聯機匹配,總浏覽量破2億次。

品牌欄目影響力大。

首次在奧運會報道中制作視頻版全天綜合短視頻節目“巴黎新聞播報”,在新華社自有平台浏覽量近3100萬;“約大牌”累計播發22期,互動量超55萬,曝光量超27億。

“秀我中國”視頻号巴黎奧運會專欄共發稿428篇。其中,《全紅婵父親:感謝國家,感謝教練!爲她高興,爲她驕傲!》全網總浏覽量突破1999萬,互動量超17萬。

5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挖掘感人故事、豐富細節表達,講好中國運動員拼搏故事。

全程聚焦中國運動健兒奧運征程,《中國射擊隊延續40載奧運首金榮光》《“看台觀戰選手”變身震驚世界的“飛魚”》《鄭欽文的網球傳奇》等稿件,多視角、多層次反映中國選手在賽場上的高光時刻、難忘瞬間、重要突破,文風平實樸實,展現新時代中國運動健兒的陽光形象。“家鄉連線”《鄭欽文奪冠 爸爸“霸氣”祝福》,在海媒平台浏覽量超14萬,海外網友點贊“溫情感動的中國運動員”。

主動作爲,把握敏感議題引導主動權。在準确及時播發世界反興奮劑機構、中國反興奮劑中心相關表态的同時,主動發聲,《劈波斬浪見真金——中國“泳”士實力回擊傲慢與偏見》《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遊泳方面的興奮劑檢測應讓權威機構做主》擺事實、講道理,揭批美方險惡用心。中英文稿件《五問美國反興奮劑工作》有理有據地揭露美國反興奮劑機構掩蓋、縱容興奮劑違規等行爲。

多語種互聯網和國别專線傳播覆蓋面廣。法、西、俄、阿、葡以及日、意、印尼、泰、巴、德、土、韓等13個語種共播發巴黎奧運會相關稿件7200條(張)。截至8月11日10時,文字采用率爲99.7%,圖片采用率爲63.5%,多媒體采用率爲100%。法文稿件《中國國家副主席預祝2024年巴黎奧運會精彩順利》被當地數十家媒體采用。

網紅“輕騎兵”開展好感傳播、柔性傳播。缪曉娟工作室采訪國際奧委會副主席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風格活潑生動、輕盈靈巧,中英文視頻、圖文新媒體報道《小薩馬蘭奇對黃雅瓊說:我要祝賀你兩次!》,海媒總浏覽量超900萬,區塊鏈技術應用創始人Warwick Powell、荷蘭特溫特大學教授John van Genderen等衆多認證大V轉贊評,取得不俗傳播效果。《意行Vlog丨志願者裝備搶先看》等英文視頻,總浏覽量超過200萬。

加強稿件海外落地工作。推送重點報道稿件36組,相關報道被路透社、MSN美國、世界新聞網等媒體采用超3010家次。多語種稿件《奧運會|當世界第一遇上世界唯一(Olympics|Feature: When world's best meets world's only)》被采用378家次(英文370家次,阿文8家次),包括世界新聞網、MSN美國、納米比亞通訊社、馬來西亞星報、肯尼亞旗幟報等海外媒體。

來源:中國記協微信(ID:zgjxac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