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粉又“塌房”!我們該怎麽區分福壽螺和田螺?
三農頭條
2024-07-09
閱讀:2980
字體:
小
中
大
吃貨們超愛的螺蛳粉最近又“塌房”了。在社交媒體上,不少消費者表示,市場上很多熱銷的螺蛳粉産品裏用福壽螺冒充田螺。
對此,網友表示:我本來就沒錢還嘴饞,能不能别塌了……
早在2003年,福壽螺就被列入首批侵入我國的16種危害性最大的外來入侵物種名錄中,因爲它“能生、嗜吃”,所以對農業生産特别是水稻、蔬菜産業危害嚴重。
可能會有人問,既然這樣,那我們爲什麽不能通過吃掉福壽螺來減少它的數量?
01
福壽螺爲什麽不能吃?
福壽螺,真不能吃。
就像熱搜話題“一隻福壽螺可含6000條寄生蟲”說的那樣,福壽螺裏的寄生蟲十分危險。
福壽螺體内的廣州管圓線蟲可以穿過腸道黏膜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到達身體各器官,引起損傷和炎症反應。如果它們鑽進大腦,就會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引起腦膜炎,引發劇烈頭痛、惡心嘔吐等症狀,嚴重時會失明、癱瘓、癡呆,甚至死亡。
雖然從理論上來說,如果把福壽螺徹底燒熟燒透,也能吃。
但此時福壽螺的口感會變得像橡膠一樣,所以很多用福壽螺的黑心商家爲了保持口感,會炒得半生不熟就給顧客端上桌。
近年來多地疾控部門呼籲,建議不要食用福壽螺,若要食用,務必煮熟、煮透。
02
爲什麽福壽螺會出現在餐桌上?
因爲福壽螺和田螺長得太像,并且太多太便宜了!
據中新經緯,有螺販子表示,田螺帶殼的每斤要3元,凍肉每斤10元,而帶殼的福壽螺,每斤隻要五毛錢。甚至在有些地區,由于福壽螺大量産卵,所以可以直接去野外捕撈,幾乎就是“零元購”。
所以很多黑心商家盯上了這個“緻富之道”,在惡性競争下,甚至正常的田螺養殖也受到了影響。
澎湃新聞報道,漢壽縣、常德市、重慶市潼南區、巴南區的多家水産養殖場均表示沒有田螺,有些可以提供福壽螺。一家養殖基地負責人稱已不賣田螺,改做淡水魚養殖。一位田螺養殖戶稱,田螺不好賣,“賺不到錢”。
據澎湃新聞,在湖南、重慶等地,用福壽螺冒充田螺已經形成産業,很多小作坊工廠專門将福壽螺去殼、冷凍,去殼的福壽螺和田螺比,更容易以假亂真。
福壽螺去殼後,與田螺非常相似,一般人根本區分不了。一位水産品批發商直言不會辨認螺肉,“不知道是什麽螺,反正就是好吃的螺”。
而上述的小作坊工廠,一年能賣出幾百噸的福壽螺凍肉,主要賣給餐飲店和預制菜工廠,最後它們被端上餐桌:路邊攤的小吃、醬菜,甚至一些較大的餐館……
哪怕消費者發現吃的螺肉“有問題”,要維權也太難,這或許也是福壽螺冒充田螺這個産業肆無忌憚的核心原因。
03
怎麽分辨福壽螺?
雖然很難,但其實也有一些辦法,來分辨福壽螺和田螺。
如果你吃到的是帶殼的螺,那就看殼!
①大小:福壽螺的大小一般比田螺大。
②顔色:福壽螺外殼偏黃褐色,田螺外殼偏青褐色。
③形狀:福壽螺螺口較大,尾部短平,整體是圓盤形;田螺螺口較小,尾部比較尖,整體是圓錐形。
如果你吃到的是不帶殼的螺肉,那就看觸角!
福壽螺有2個觸須+2個唇須;田螺隻有2個觸須。
吃串串、螺肉醬菜的時候也可以扒一下看看,如果有4根須須,那就是遇上了福壽螺。
記得,一旦發現賣福壽螺的黑心店家,果斷舉報!
市民熱線:12345
消費者投訴舉報:12315
食品藥品安全投訴舉報熱線:12331
對此,網友表示:我本來就沒錢還嘴饞,能不能别塌了……
早在2003年,福壽螺就被列入首批侵入我國的16種危害性最大的外來入侵物種名錄中,因爲它“能生、嗜吃”,所以對農業生産特别是水稻、蔬菜産業危害嚴重。
可能會有人問,既然這樣,那我們爲什麽不能通過吃掉福壽螺來減少它的數量?
01
福壽螺爲什麽不能吃?
福壽螺,真不能吃。
就像熱搜話題“一隻福壽螺可含6000條寄生蟲”說的那樣,福壽螺裏的寄生蟲十分危險。
福壽螺體内的廣州管圓線蟲可以穿過腸道黏膜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到達身體各器官,引起損傷和炎症反應。如果它們鑽進大腦,就會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引起腦膜炎,引發劇烈頭痛、惡心嘔吐等症狀,嚴重時會失明、癱瘓、癡呆,甚至死亡。
雖然從理論上來說,如果把福壽螺徹底燒熟燒透,也能吃。
但此時福壽螺的口感會變得像橡膠一樣,所以很多用福壽螺的黑心商家爲了保持口感,會炒得半生不熟就給顧客端上桌。
近年來多地疾控部門呼籲,建議不要食用福壽螺,若要食用,務必煮熟、煮透。
02
爲什麽福壽螺會出現在餐桌上?
因爲福壽螺和田螺長得太像,并且太多太便宜了!
據中新經緯,有螺販子表示,田螺帶殼的每斤要3元,凍肉每斤10元,而帶殼的福壽螺,每斤隻要五毛錢。甚至在有些地區,由于福壽螺大量産卵,所以可以直接去野外捕撈,幾乎就是“零元購”。
所以很多黑心商家盯上了這個“緻富之道”,在惡性競争下,甚至正常的田螺養殖也受到了影響。
澎湃新聞報道,漢壽縣、常德市、重慶市潼南區、巴南區的多家水産養殖場均表示沒有田螺,有些可以提供福壽螺。一家養殖基地負責人稱已不賣田螺,改做淡水魚養殖。一位田螺養殖戶稱,田螺不好賣,“賺不到錢”。
據澎湃新聞,在湖南、重慶等地,用福壽螺冒充田螺已經形成産業,很多小作坊工廠專門将福壽螺去殼、冷凍,去殼的福壽螺和田螺比,更容易以假亂真。
福壽螺去殼後,與田螺非常相似,一般人根本區分不了。一位水産品批發商直言不會辨認螺肉,“不知道是什麽螺,反正就是好吃的螺”。
而上述的小作坊工廠,一年能賣出幾百噸的福壽螺凍肉,主要賣給餐飲店和預制菜工廠,最後它們被端上餐桌:路邊攤的小吃、醬菜,甚至一些較大的餐館……
哪怕消費者發現吃的螺肉“有問題”,要維權也太難,這或許也是福壽螺冒充田螺這個産業肆無忌憚的核心原因。
03
怎麽分辨福壽螺?
雖然很難,但其實也有一些辦法,來分辨福壽螺和田螺。
如果你吃到的是帶殼的螺,那就看殼!
①大小:福壽螺的大小一般比田螺大。
②顔色:福壽螺外殼偏黃褐色,田螺外殼偏青褐色。
③形狀:福壽螺螺口較大,尾部短平,整體是圓盤形;田螺螺口較小,尾部比較尖,整體是圓錐形。
如果你吃到的是不帶殼的螺肉,那就看觸角!
福壽螺有2個觸須+2個唇須;田螺隻有2個觸須。
吃串串、螺肉醬菜的時候也可以扒一下看看,如果有4根須須,那就是遇上了福壽螺。
記得,一旦發現賣福壽螺的黑心店家,果斷舉報!
市民熱線:12345
消費者投訴舉報:12315
食品藥品安全投訴舉報熱線:12331
共工新聞編輯:劉偉
共工新聞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共工新聞”或“來源:共工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共工新聞(本網另有聲明的除外);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 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與本網簽署相關授權使用協議的單位及個人,應注意該等作品中是否有相應的授權使用限制聲明,不得違反該等限制聲明,且在授權範圍内使用時應注明“來源:共工新聞”或“來源:共工新聞”。違反前述聲明者,本網将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所有的圖片作品中,即使注明“來源:共工新聞”及/或标有“共工新聞”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網對該等圖片作品享有許可他人使用的權利;已經與本網簽署相關授權使用協議的單位及個人,僅有權在授權範圍内使用該等圖片中明确注明“共工新聞記者XXX攝”或“共工新聞記者XXX攝”的圖片作品,否則,一切不利後果自行承擔。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共工新聞)”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4、如因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内進行。
※網站總機:00852 2583 2105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郵箱聯系共工新聞社:zhidaoribao@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