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9月3日电(通讯员:程超、徐贤华)8月27日,烈日高悬天际,热浪裹挟着灼人的热力翻涌扩散,连空气都仿佛被晒得发烫。然而在叶城县公安局特警大队警犬中队的训练基地内,酷暑并未让这里陷入沉寂,一声声短促有力的指令划破闷热的空气,此起彼伏的犬吠如战鼓般铿锵擂动。训导员挺拔的身影与警犬矫健的身姿相互映衬,在地面蒸腾的热气中愈发坚毅醒目。
高温炙烤下,一场场实战化训练正有条不紊地推进。训导员身上浸透汗水的警服紧贴脊背,警犬爪尖踏过训练场留下深浅不一的印记,二者共同将“酷暑砺剑”的责任与担当,生动地诠释在这片炙热的训练场上,让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守护的力量。

训练场上,训导员与警犬的配合堪称“无缝衔接”。从基础体能到复杂实战技能,每一项科目都经过精准规划,训导员会根据警犬的体能差异与气候条件灵活调整训练时段。“避开正午12点到下午3点的高温期,早上10点就开始训练,既能保证效果,也能减少犬只中暑风险。”训导员郭晓亮擦着额头的汗珠说,这是他们在长期高温训练中摸索出的“保障经验”。
基础科目是警犬执行任务的“基本功”。“坐!卧!立!” 伴随着训导员清晰的口令,警犬动作连贯、精准无误,耳朵竖直听令,身体紧绷蓄力,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专业范儿”。但鲜少有人知道,从呆萌的“训练新手”蜕变为“合格战士”,背后是数百次的重复与纠正。“哪怕是‘坐’这个简单动作,也要纠正它的坐姿、反应速度,确保指令一到,动作就到。”训导员吾杰克?阿布来提说,他们对细节的较真,只为让警犬在实战中“零失误”。

障碍场上,一道棕黑色身影突然“飞”过——警犬“巴依”正轻巧越过钻圈、跳高架,短短20秒便完成整套障碍科目。谁能想到,半年前的“巴依”,面对漆黑的涵洞还会瑟瑟发抖、不肯前进。“巴依是个‘小吃货’,最爱吃牛肉干!” 训导员李锐笑着掏出零食袋,眼里满是宠溺,“当时我就用零食诱导它,先拿着牛肉干在涵洞另一头引它,慢慢帮它克服恐惧,现在它不仅不怕了,还成了犬舍里的‘障碍尖子生’!” 说话间,“巴依”凑到他手边蹭了蹭,模样亲昵。
扑咬训练场上,“战斗氛围”更显浓烈。“发现目标!‘尖刀’袭!” 随着训导员的指令,警犬“尖刀”如离弦之箭冲向“犯罪分子”,纵身一跃将其扑翻在地,死死咬住护具不放,动作迅猛又精准。此时扮演“犯罪分子”的郭晓亮,手臂上还留着训练时被“尖刀”不小心刮到的浅痕,他却毫不在意:“每次模拟对抗,我都会扮演‘反派’,就是要让它在真实的对抗感中练出战斗力。你看它刚才的表现,不仅是战场上的‘勇士’,更是我离不开的‘生死伙伴’!”
人犬之间的默契,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日常训练中,训导员会通过梳毛、喂食、互动游戏等方式增进与警犬的信任,甚至会根据每只警犬的性格制定“个性化计划”,对活泼的“巴依”多安排动态科目,对沉稳的“尖刀” 则侧重专注力训练。“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它就知道我要它做什么。” 吾杰克?阿布来提说,这种“心有灵犀”,是每天一起训练、一起生活练出来的。

为应对高温挑战,训导员们还做足了“保障功课”,训练间隙,及时给警犬递上淡盐水补水,用湿毛巾擦拭犬身降温;训练场旁,降温垫、急救箱随时待命。“犬只和我们一样,都是训练中的‘主角’,必须照顾好它们。” 训导员李锐说。
如今,这些“无言战友” 在酷暑中不断成长,不仅与训导员的配合度、信任感显著提升,更在服从、追踪、扑咬等科目中练就了过硬本领。此次训练,既为后续实战化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也进一步完善了警犬技术工作的专业体系与规范标准。“下一步,我们还会模拟山区、夜间等复杂场景训练,让每一只警犬都能成为遂行任务的‘尖兵力量’!”吾杰克?阿布来提表示。
作者:程超、徐贤华
供图:叶城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