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基金會4日宣布第二度邀請陸生團在11月27日訪台,其中包括“奧運6金選手”馬龍、奧運射擊金牌得主楊倩等人。台灣陸委會對此表示“正向”看待、提供必要協助。陸生團按計劃訪台的可能性很大。
今次受邀請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複旦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北京體育大學等七所大學共40名師生,預定從11月27日起訪問台灣九天八夜。陸生團訪台申請案已送件到台灣“教育部”與陸委會,等待核準。
陸委會連續兩天回應陸生團訪台申請案,提到馬龍。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4日表示,馬龍當然是很特殊的選手,但已有許多大陸師生來台,除了邀請者不同外,這個團并沒什麽不同,會一視同仁審查,标準也會相同。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昨天說,已經在處理相關文件,隻要是對等、健康的兩岸交流,都會正向看待,同時提供必要協助。
陸委會“正向看待”,是正面、負責任的态度。馬英九基金會去年7月曾邀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複旦大學、武漢大學、湖南大學等五所大陸高校36名師生訪台,雖然申請過程有些曲折,最後仍是順利入台。外界正關注陸委會這次是否會“放行”。另外,去年随陸生團訪台的大陸乒乓球名将丁甯成爲焦點,今次“奧運6金選手”馬龍相信也會受到特别關注。
如馬英九所言,推動兩岸青年交流,有助兩岸間減少敵意、累積善意。青年是民族的未來、是兩岸的未來。通過相互間參訪,兩岸青年的交流将更加深入、友誼将更加深厚,将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增添新生力量、注入更多青春活力。
責編:若若
來源:中評網
共工新聞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共工新聞”或“來源:共工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共工新聞(本網另有聲明的除外);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 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與本網簽署相關授權使用協議的單位及個人,應注意該等作品中是否有相應的授權使用限制聲明,不得違反該等限制聲明,且在授權範圍内使用時應注明“來源:共工新聞”或“來源:共工新聞”。違反前述聲明者,本網将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所有的圖片作品中,即使注明“來源:共工新聞”及/或标有“共工新聞”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網對該等圖片作品享有許可他人使用的權利;已經與本網簽署相關授權使用協議的單位及個人,僅有權在授權範圍内使用該等圖片中明确注明“共工新聞記者XXX攝”或“共工新聞記者XXX攝”的圖片作品,否則,一切不利後果自行承擔。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共工新聞)”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4、如因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内進行。
※網站總機:00852 2583 2105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郵箱聯系共工新聞社:zhidaoribao@gmail.com 。